第九百五十九章 邓尼金的选择
第九百五十九章 邓尼金的选择 (第1/2页)readx();“多好的枪啊,只可惜没有了子弹和配件也只能变成一堆废铁。”看着手中这支华夏生产的1911年式机枪,已经有些穷途末路的邓尼金不由的哀叹道。曾经辉煌一时,多次挽救了俄国陆军的沙皇近卫军此时已经可以用油尽灯枯来形容,谁都不会想到俄国最终的崩溃是因为内部的问题,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和德国人达成了协议,他们推翻了沙皇陛下的政府,以巨额的赔偿和大量的领土为代价换取了自己的官职。随后他们就纠集了一批军队和德国人一起对付正在前线奋战的依然终于诺曼诺夫王朝的其它俄国部队。这背后捅的一刀相当厉害,让邓尼金至少损失了4成以上的兵力和装备。要不是随后和同样支持诺曼诺夫王朝的高尔察克部汇合的话,恐怕邓尼金的部队早已经成为了历史。
在随后的近一年的时间里,邓尼金一面搜罗其它忠于皇室的部队一边抵抗着临时政府和德国人的围剿。不过随着来自华夏的物资断绝。。依靠精良的装备的俄国近卫军战斗力大减,不少武器因为缺乏配件和弹药而成为了废铁。邓尼金试图占领一些工业基地来为自己的部队提供装备和补给,但是可惜的是,俄国的工业重镇要么已经成为了某个同盟国的领土,要么就被临时政府所控制,即使偶尔获得一些弹药和补给也根本无法满足庞大军队的需求。。…。
而当时间点进入了1917年4月后,情况就更加糟糕了,华夏共和国终于对俄国发动进攻了。到了现在,邓尼金似乎明白了一些,当年华夏帮助自己训练一支部队的作用似乎就是为了今天,让俄国内部打得你死我活,然后华夏坐收渔利。但是到了现在这一步。已经没法改变了,即使邓尼金表示愿意和临时政府和谈。手下的军官和贵族们也不会同意,毕竟俄国历史上对于反抗者的结局是那样的明确,即使暂时没事,秋后算账也是百分之百的。自己和自己的手下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死在战场上,要么死在绞刑架上。更何况自己和临时政府已经打了相当长的时间,双方之间已经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了。
邓尼金没想到华夏的动作居然会这么快,几个月时间就打下来鄂木斯克。俄国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才获得的西伯利亚居然几个月就易手了,更为可怕的是对方直接摧毁了自己的最后的兵员和物资基地。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邓尼金不得不把前线的指挥权交给高尔察克,自己亲自率领一个近卫师和高尔察克划拨的一个海军陆战队团来到库尔干来阻挡华夏陆军的进攻。这是邓尼金手中最后的一支精锐部队了。如果能打赢对手,那么他的军队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而如果这支力量再被击溃的话,邓尼金就没有一点底牌了!。…。
双方在库尔干地区展开了对峙,对方似乎并不急于攻城,相反,他们还派出了信使与自己联络。表示如果邓尼金同意投降的话。那么华夏政府愿意保证邓尼金和下属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甚至对于普通士兵都会妥善安置。面对对方提出的条件,邓尼金倒是相信对方说的是真的,毕竟华夏没有屠杀战俘的习惯,从上一次被俘的经历上来看,华夏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华夏需要有人力去开发西伯利亚。而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貌似现在的俄国反抗力量确实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程度了,没有补给,没有兵员,强敌从四周压了过来,再加上内部山头林立。天知道他们那天就叛变了!…。
不过即使这样,自诩为一个爱国者的邓尼金还是无法接受投降这个结局,自己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拉起的这支军队不能就这样完了!而投降之后,自己的身份怎么定位?一个波兰人?一个俄国人最终变成了一个华夏人?这不太过可笑了?自己拼死拼活的打了这么多年就是今天?绝不!在回绝了对方的劝降后,邓尼金决定集中全力在库尔干打上一次。自己曾经重创过德国人和奥地利人,手下也堪称百战雄狮,而为了这一次战斗,邓尼金有集中了几乎所有的先进装备。而对面的华夏陆军兵力也并不多,满打满算能动员的也就2个师,作战兵力不超过3万人,自己这边至少有4万可战之兵,而且还是防御作战,自己没有理由会输!即使最后结果不会改变,自己也要获得一次辉煌的战术胜利!。…。
邓尼金将自己手下约两个师外加一个旅的部队做了如下部署(包括先前的地方部队和陆续赶来的其它部队。)唯一的一个装甲团被作为总预备队。两个炮兵团被部署在库尔干城的两翼。一个步兵师被安排在正面的三道防线上。为了防止对方的炮火孤立和纵深打击。。邓尼金在关键地区修建了环形防御工事,并且尽可能的增加了防线的纵身,在两条防线之间,至少间隔了2km左右,再配合上环形工事,对方想要直接击穿防线进而分割包围几乎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