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投名状
第十九章 投名状 (第1/2页)后世有位先生曾经翻开历史书,打开之后发现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先生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封建社会就是个吃人的时代,鲁迅先生在这一点上看得比谁都远。
曹操屠城,董卓干的坏事比曹操好不到哪里去。
盗掘陵墓、掠夺权贵、肆意杀戮百姓、祸乱宫廷、侮辱公主宫女、杀良冒功、随意屠戮朝臣。
后世还曾经有人想替董卓和曹操翻案。
当然。
为董卓翻案的人很少,网络上也只有支零片语。为曹操翻案的人多得数不清楚,一搜成百上千页。
或许是时代变了,人心也变了。
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翻开一页页史书来看古人对曹操跟刘备的评价对比,就会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那就是古人会夸刘备道德好,军事水平差。会鄙夷曹操道德败坏,赞扬他军事水平高。
汉末三国东西晋南北朝时期,是曹操刘备生活的年代,人们对他们的评价。
曹操:“讬名汉相,实为汉贼。”
“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
刘备:“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隋唐宋明以后。
曹操:“魏武用兵,仿佛孙吴。临敌制奇,鲜有丧败。”
“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北破袁绍,南虏刘琮,东举公孙康,西夷张鲁,九州百郡,十并其八。”
“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
刘备:“以先主之宽仁得众,张飞、关羽万人之敌,诸葛孔明管、乐之俦,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几有济矣。”
“千载纷争共一毛,可怜身世两徒劳。无人语与刘玄德,问舍求田意最高。”
“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
古人评价,靠近汉末那段历史,曹操自己麾下势力的人,主要奉承曹操英明神武。而敌对势力,则打击曹操人品低劣,道德败坏。
而刘备不管是敌人还是朋友,都会夸他一句仁义,说他有君子风范。
除了吕布以外,竟然没有一个人在道德层面上去批评刘备,不知道后世那些诋毁刘备的人是怎么想。
而在隋唐以后,倒是没有人再攻击曹操的德行,但也没人赞扬他呀。
除了夸他军事才能以外,有几个古人夸他品德高尚?
反倒是朱熹还曾经批评他道德败坏来着,虽然朱熹自己的道德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
由此可见,是非功过,在古代早有定论。
可惜,古人评价:曹操道德不好,但军事水平很高。刘备道德好,运气差,军事水平不行。
甚至我朝开国伟人也是如此认为,曾经多次谈论曹操和刘备的区别。
结果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历史发明家们掏出了他们的键盘,总结来说就是一句话:“古代人都死了那么多年了,他们懂个锤子曹操刘备,实际上曹操屠城真性情,刘备渡江伪君子。”
这就跟键盘侠们说莎士比亚就是个写剧本的,懂个锤子《哈姆雷特》是一个道理。一个个化身懂王,比作者和亲历者还要厉害。
如果鲁迅先生还在的话,翻开这一页页历史书里,看着那“吃人”二字,怕是连指着这些人的鼻子骂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想法都没有了,因为都被他们的智商逗乐了。
不过人都是如此。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特别是当他们有一个炫耀自己那点微末智力的平台的时候,操起手中的键盘他们就是指点江山的王者。
却不知道早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代,就有一个叫“叶公好龙”的成语,说的就是他们这样的人。
要是把他们放在汉末三国,曹操举起屠刀对准了他们,要把他们变成军粮,变成填泗水的尸体,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叹。
只是相比于那些嘴里满口喊着“仁义道德”,手里却挥舞着屠刀的伪君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董卓才是真小人。
因为他连伪装都已经不伪装,在逐渐掌控权力之后,彻底开始放飞自我。
很多人都说需要逻辑,而现实往往没有逻辑可循,所以现实里的事情往往比更加魔幻。
后世人看史书,就很难理解董卓在掌权之后,为什么要做那么多恶行,几乎坏事做尽。
明明可以做个权臣,把持几十年朝政,非要去作死。
后来的司马家父子、孙皓、尔朱荣、朱温、高欢、高洋,面对他都得汗颜。
可要是站在董卓的立场去想问题,那他做的这些事情,或多或少,大家也都会明白原因。
很简单,董卓需要钱和粮食维持他的军队。
看他的军队架构就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