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玉璧城
第二百二十一章 玉璧城 (第2/2页)在讨伐河东之前,张华已经与李绩、陈宫、谢安等谋士推演女真人的行动。
攻克蒲州之后,整个河东的焦点转移到了玉璧这座小城。
准确来说,玉璧还只是一座二级镇子,但双方都习惯称呼之为玉璧城。
这座小城却没有那么简单,成为夏军和金兵争夺的焦点。
女真人选择在蒲州和晋州之间建造玉璧城,并非没有目的,而是有意而为之。
因为,玉璧城有地位位置的原因,还有历史渊源。
李绩说道:“南北朝时期,西魏宇文泰,与东魏高欢争夺北方霸权,二魏角逐河东。西魏东道行台王思政,认为玉壁地处险要,于是在此地筑城,阻挡东魏兵锋。东魏高欢如鲠在喉,连续两次御驾亲征,攻打玉璧。”
“第一次,高欢自晋阳出发,军势浩大,连营四十里,兵临城下,西魏名将王思政守城。高欢连续攻打玉壁九日不下,时天逢大雪,士卒饥冻,死伤惨重,无奈撤军。”
“第二次,高欢倾尽关东二十万大军,图谋关中,再次攻打玉璧,西魏名将韦孝宽守城。高欢苦战六十日,将士伤亡病灭十之四五,也难以攻克,最终高欢忿怨死于晋阳。”
“两次玉璧之战,足以证明玉璧地势险要,坚不可摧。”
“如果拿下玉璧,进可图晋州,退可守蒲州和关中。”
“主公想要阻挡来自太原的威胁,必须拿下玉璧。”
李绩用前朝的事例,提醒张华有关玉璧城的重要性。
高欢可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他与花木兰一样都是北魏六镇军户,因为娶了鲜卑贵族的女儿,成为队主,大概相当于百户,手底下终于有一队兵马。
然后北魏爆发六镇起义,高欢混得风生水起。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而高欢是东魏权臣,他的儿子建立了北齐。
西魏的权臣是宇文泰,他的儿子建立了北周。
再后来,北周权臣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
南北朝的北朝,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
高欢在南北朝,可是名将之一,从一个小小的队主混到权相,可见其能力。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名将,照样在玉璧城连续碰壁两次,死活打不下玉璧。
除了守城的是西魏名将王思政、韦孝宽两个狠人以外,也与玉璧城的易守难攻有关。
完颜宗望、金兀术在河东重修玉璧城,估计也是受到了王思政的启发,以一城而御河东。
“在蒲州补给之后,全军北上,逼近玉璧。但尽量避免攻打玉璧,而是设法将完颜宗望、金兀术引出来,于野外决战。”
张华不怎么愿意攻打玉璧城。
虽说玉璧城只是二级镇子,但不是等级越低,越容易攻打。
一些要塞,依靠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另外,守将的水平,也会影响守城。
比如郝昭防守的陈仓,让人提不起进攻的欲望。
如果玉璧城的主将是历史上的西魏名将韦孝宽,张华估计也不会攻打玉璧城。
在御驾亲征之前,东魏权臣高欢,也是认为自己英明神武,提二十万大军,势必势如破竹。
但只有真正攻打玉璧,高欢才知道什么叫做绝望。
玉璧城就像是河东中间的一枚钉子,如果不拔出这一枚钉子,粮道随时可能被玉璧城的守军切断。
这就是地利的重要性。
“以金兀术的高傲,金兀术应该不会舍弃铁浮屠在平原地形的巨大优势,因此金兀术选择在野外决战的概率很高。”
张华这个时候只能赌金兀术的性格。
金兀术不是守城类型的武将,更加倾向于在野外消灭敌军主力。
金兀术屡败屡战,像极了又菜又爱玩的赌徒。
玉璧城,正如谢玄的判断,完颜宗望、金兀术、完颜娄室、完颜宗翰等女真武将已经在此地集结,大量粮草在此囤积,金兵的旌旗插满城头。
“夏军正在接近玉璧,必须速战速决,否则汾州的李克用,或许会进入河东。那个独眼龙和他的鸦儿军、十三太保,可不是什么善茬。”
果不其然,金兀术正如张华推测的一样,主张在野外与夏军决一死战。
在河东的北边,还有一股令人畏惧的兵力,那就是李克用的鸦儿军。
“鸦儿军……”
完颜宗望提及这支兵力,也不禁畏惧。
完颜娄室的手指移至地图上一处:“依我猜测,夏军应该会在这片沼泽地附近与我们决战,削弱我们骑兵的威力。”
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