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工”与“挖角”
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工”与“挖角” (第1/2页)经过对魔都芯片产业的一番摸底,隋波的心情也是百味杂陈。
不得不承认,
这个时候,国内无论是芯片企业,还是国内高校。
对于芯片研发方面,都还处于“学习”和“追赶”的阶段。
最重要的,还是在心态和思路上。
限于时代制约,国内现在对整个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大多数人都并没有清晰的认知。
甚至,交大还积极邀请他,投资“汉芯科技”……
艾玛,这个大坑,隋波躲都来不及呢!
明年初,“汉芯”造假事件就要被曝光。
这将是国内半导体发展历史上,最“惨痛”的教训……,直接导致之后几年里,国内关于芯片研发的经费停止审批。
也让国内半导体产业,在之后的接近10年里,在自主芯片研发领域,发展几近停滞!
这种事,就算隋波提前知道。
但后面牵扯了太多学术界的内幕,他绝不适合牵涉太深!
无论如何,看了一圈后,他终于明白。
目前国内在芯片领域的落后,是真真切切的,也是全方位的!
不过,在考察的过程中,经过和多方业内人士的交流。
隋波也渐渐梳理清晰了,接下来在芯片领域的布局策略:
既然国内在技术研发上差距这么大,要想弯道超车,就必须两条腿走路!
从中芯和中微的经验来看,
要搞芯片公司……
核心团队一定要从英特尔、AMD、IBM、摩托罗拉这些国际巨头公司里,去挖那些顶尖的华人工程师:
他们拥有对全球最先进技术的认识和积累,对产业前沿趋势非常了解。
同时,也具备商业化的市场思维,有着丰富的产业链人脉资源和经验。
可以快速完成公司初期的业务雏形构建,节省大量起步阶段的时间!
至于国内的人才方面,还是把目光放长远些……
先以和一些顶尖大学进行项目合作的方式,从那些硕士、博士研究生入手。
用传帮带的方式,培养未来的小牛。
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团队。
这些新一代的80后中国科学家们,再过10年,正好是出成绩的时候。
等到那时候,他们才能真正顶上来!
而且,隋波也发现自己还是犯了一个错误……
那就是太心急了。
作为一个文科生,对于技术领域他毕竟是门外汉。
在互联网领域还好。
产品、市场、用户这些方面,他都能懂一些,对时代趋势和发展方向也了然于胸。
这样按部就班的发展起来。
一连串的成功,也让他有点过于自信了。
没有充分考虑到涉入一个全新的产业,尤其是国外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成熟产业,更是触及到国家级战略竞争的核心科技领域时,会面临的各种困难。
要想从互联网应用层面,切入到信息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层面。
无论是从人才、技术、专利等方面,都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投入和时间的积累。
科技创新是有它的客观规律的……
他现在最重要的工作,
就是先熟悉产业链各方面的具体情况,然后再“定战略、搭班子,建团队”。
真正以重头开始创业的心态,一点点的把根基打好。
再在适合的时机,比如08年金融危机、09年智能手机爆发的机会。
先以移动操作系统为突破口,带动手机和移动芯片业务,用不断迭代的方式,来实现对国外巨头的赶超……
再通过自主研发、收购的方式,来解决一部分专利问题。
将来无论是向高通买授权,还是交叉授权,可以腾挪的余地就大多了。
隋波也仔细分析了,目前自己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优劣势:
他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了解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和产品。
这在科技研发领域里,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了!
方向、标准、产品趋势、市场需求……,其实是最困扰那些科技研发人员的。
一旦研发方向错了……
再牛的巨头公司,也会完蛋!
诺基亚、摩托罗拉这样的手机巨头、IBM、英特尔这样的芯片巨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押错了注。
投入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之后,最后依然不得不退出了移动芯片和智能手机业务!
而高通就凭着在3G时代CDMA上的核心专利,以及在移动芯片上不断的推陈出新。
近乎躺着就赚了近十年的巨额利润!
隋波的另一个优势,就是他手里的资金充裕。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中国半导体产业在今后几年发展迟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研发经费的投入不足。
芯片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研发投入成本高,投资、并购也都是动辄数以亿计美元的量级。
没钱是绝对玩不转的……
而隋波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现在互联网方面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
易迅、百度、易趣三家旗舰公司,接下来几年都是发展高峰期……
易迅的游戏、百度的搜索广告、易趣的巨额交易沉淀资金,也都是吸金利器。
接下来的几年里,隋波旗下的星河系各公司,现金流都很充裕。
而且这三家公司都已经上市,融资渠道畅通。
无论是抛售股票套现,还是增发、发债,筹集资金方式多样化。
这也能够为隋波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可以说,目前国内的民营公司中。
除了华为,
也就只有隋波的星河系,有这个实力,投资芯片领域了……
最后一个优势,则是隋波“AllIn”移动互联网的决心!
不要小看这个优势,这是信念层面的,有时候反而是一家公司领导人,在进入新行业时最重要的品质。
敢不敢“赌”?
敢不敢投入所有资源去“赌”?
他发展芯片业务的初心和理想、支持甚至坚持的决心、资源投入的力度和规模……
这些都会是打动业内那些真正的超级大牛,最有力的一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
无论任何行业,创业初期都是一样的!
只有创始人和领导人先确定了这家公司的使命、价值观、愿景。
才能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人才。
…………
隋波的策略确定之后。
接下来就是一段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大规模“人才挖掘”行程。
魔都-钱塘-金陵-江城-蓉城-长安……
隋波一反之前低调不露面的行事风格,马不停蹄的在各地奔波。
他接连拜访了复旦、上交大、同济、浙大、南大、东大、电子科技大、西交大、西电科大……等一批顶尖高校。
当然,作为自己“根据地”的帝都,像帝大、水木、中科大等也是重点。
在倪院士的引荐下。
隋波和各高校在微电子、集成电路领域进行研究的许多教授,都进行了交流。
一方面是进行调研,进一步了解国内芯片研发的进展和现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