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江上的日与夜 第221章、友谊与仇恨
海兰江上的日与夜 第221章、友谊与仇恨 (第1/2页)顾红蝶的步伐有些吃力。
不可能不吃力。从凌晨四点开始到现在的下午四点,十二个小时里她几乎没得到任何休息。从运输机被炮火击中强行跳伞落地开始,就是高强度的作战、负伤。尽管她侥幸从火炮阵地的小隧道里捡回一条命,但那个帝国兵临死前给她的胸口的一刀差点没止住血,是最后一刻“牧人”用烧红的匕首才烙住了伤口。
等到醒来时,“牧人”那张依旧毫无表情的脸第一时间出现在她面前,顾红蝶才知晓原来“牧人”始终跟随在她身侧,只是激战方酣,“牧人”没有空也没有必要告知她还活着,牢牢跟在主子的后边罢了。
不单单是胸口那一刀在作痛,顾红蝶的每根骨头都在呻吟着,她挨了不少子弹,防弹护板和外骨骼是能免疫小口径武器,然而子弹动能不能抵消,任凭钢筋铁骨,被铁锤连续砸上十几二十次也得折折腰。子弹不会因为她是将军的女儿就额外拐弯,相反,子弹最喜欢往这些自命不凡的家伙身上跑。
所幸外骨骼的惯性机制借了很多力,这种储存势能再释放的小装置是外骨骼长途行军的秘诀。顾红蝶注意到外骨骼的电量仍有百分之七十强。此前战斗里她没有使用过载,她没法驾驭这个只有老手才能使用的技能。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快速减缓的时间流速,眼睁睁看着自己死和血肉横飞过于考验人的心理,得是神经够细腻够坚韧的兵才能坚持。顾红蝶显然不是,否则她也不会直到很久以后才发现“牧人”的存在。
阳光被云杉分割成细碎又惨白的光点,行军在针叶林里,队伍几乎是以屏息静气的方式在行进。依靠断后队伍的牺牲,突击队成功与帝国人的追兵拉开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路途距离,这点距离与帝国人的大部队撑死五十公里左右。
“无人机。”顾红蝶听到了头顶的掠空声,下意识脱口而出。
这是尖利的掠空声而不是昆虫似的嗡嗡声,这标志着头上的无人机应该是大型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小点的单兵无人机没这个威势。这时候就要庆幸一下这种军用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比较高,通常用光学镜头来大范围侦测,等到下一轮红外侦察来了,队伍的踪迹很难继续匿踪。
李灏自然很清楚突击队的行踪暴露只是时间问题,他也没指望在大动干戈后,队伍能安全抵达到兴湖下的地下设施,那座名为“东方六号”的水工地下城。
这是一段曾为人熟知又被从历史中删去的过往。在很久很久之前,久到是李灏这代人的曾爷爷辈,在上个世纪初,联盟与帝国尚处在蜜月期时,双方曾规划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蓝图。蓝图意在封闭帝国最东端与太平海彼端的邦联最西段的白令海峡,在海峡上建立起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一座长达八十公里的核电站,从而调节帝国远东部分的气候,使这片冻土变为万里沃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