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制造出‘未来元素’,放射性问题,坏心情转移大法!
第四百四十七章 制造出‘未来元素’,放射性问题,坏心情转移大法! (第1/2页)办公室里。
王浩仔细看着手里的报告。
上面都是实验后黄金材料的检测数据,其中一些物理特性,比如熔点,是没有变化的,但另外一些物理特性变化很大。
首先就是黄金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伴随着材料密度的上升,材料的外在物理特性也跟着上升。
其次就是电磁特性。
黄金的导电性能明显增强,也就是电阻率变低了,这方面还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但和密度上升也可能存在关系。
另外,有两点很重要。
其中一点就是向乾生所说,材料会不断的释放电子能量辐射,只要是物质都会向外散发能量辐射,但加上‘电子’两个字就可以理解为‘放射性’。
‘放射性’级别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自然非常大。
王浩马上问道,“实验后,注意防辐射保护了吗?还有材料检测中心那边,一也一定要注意。”
向乾生道,“我们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磁化材料散发的强磁场,对人体的危害也很大,现在也不用太担心,我们用的实验材料不多。”
王浩点头继续看下去。
报告最后谈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实验得到的黄金材料放置在常规环境再融化凝固,性质依旧没有变化,依旧有着高密度以及放射性的特点。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王浩也不由得惊讶的挑了挑眉,自语的说着,“如果元素没有形成升阶的稳态,常规环境下融化再凝固,按理来说,就应该回到原来的状态。”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向乾生道,“所以才让材料中心那边做了这个实验,结果发现材料并没有变化。”
王浩皱眉想了想,说道,“或者,可以试试气化?”
“气化?”
“对。”
王浩道,“让材料气化,再缓慢降低温度,让其形成一个个小颗粒,再去融化让材料凝固成一团。”
“常规环境下融化不能让材料发生变化,可能是因为内部原子活跃度不足,如果是气化,活跃度就够了。”
向乾生马上点头,“等回去就试试。”
这时,何毅推门走了进来。
王浩见到何毅笑了下,连忙招呼一声,“何教授,不,以后应该叫何院士了……何大院士,这边坐。”
这句话说出来,气氛就是轻松了许多。
向乾生把位置让给了何毅,笑着大声招呼道,“何大院士!快来,等你好半天了,院士的派头就是不一样!”
今年何毅参加了院士增选,他头上顶着诺贝尔物理学奖,再加上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职位,评选就真是走个流程。
数学物理学部内部会议上,几个老院士都明确表态说,必须让何毅选上院士,否则以后的院士增选也不用继续了。
当时老院士们是这么说的,“如果何毅选不上,就是学部的丑闻!”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选不上院士,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应该下去,学部也该解散了。”
“必须选上,最好是全票通过!”
“……”
何毅获得了巨大的支持。
哪怕他不为院士增选做任何准备,也肯定能够选上院士,提前喊一声‘何院士’一点都不为过。
何毅带着郁闷坐下来。
换做其他人招呼一声何院士,他可能会感觉有点高兴,心里也会多出一丝得意和骄傲。
但是王浩?
向乾生?
这两个家伙完全就是在拿他找乐子。
王浩打趣了一下何毅,随后就转到了正事,他交代道,“我们研究湮灭力场中的材料变化有新发现,需要反重力中心进行实验配合。”
“哦?什么实验?”何毅来了精神。
王浩解释起来。
强湮灭力场相对于常规环境,就相当于常规环境相对于反重力环境。
在研究材料在强湮灭力场的变化,自然也就需要反重力环境进行实验配合,反重力环境进行实验。
简单来说,就是让金属材料在常规以及反重力的环境下液化、气化,再凝固去研究是否发生变化。
“这个实验相对简单,反重力环境比强湮灭力场友好的多……”
“但你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王浩,“研究针对的不是新发现,而是针对稳态元素以及材料,是否会在弱湮灭力场发生变化。”
“从理论上来说,不会,但我们不能错过任何可能。”
何毅顿时更郁闷了。
向乾生做的是强湮灭力场环境实验,几乎肯定会有发现,而他做的是反重力环境实验,结果就是‘可能性不大’。
他都有点羡慕嫉妒了。
王浩交代了何毅进行实验后,马上又联系了湮灭科技公司的技术部门,让他们生产一阶铁的过程中,让一阶铁在强湮灭力场中凝固,同时给与一定的物理性压力,看去检测是否会发生什么变化。
他对此抱有很大期待。
既然高纯度的黄金未发生升阶都会有变化,升阶材料也有很大可能产生特定方向的变化。
同时,也少不了材料检测中心。
王浩和汪辉进行了通话,让他们进行材料的全方位检测,包括辐射强度、辐射特性、化合物特性等等。
他非常重视新的发现。
材料科学是一切应用科学的基础,有了材料才能大幅度提升技术,升阶元素的发现让材料学有了多方向的突破,而全新的材料研究发现,也很可能让材料科技得到蓬勃发展。
可控核聚变研究中,材料是一大难题。
最难的就是磁场开口处的材料,必须要高抗辐射、高熔点、高韧性以及高寿命的特殊材料。
这种材料暂时是没有的。
想要完成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材料研究方向上必须配合取得一系列的突破,制造出很多符合要求的材料。
王浩感到头疼的是,针对新的实验发现,他无法完全用理论解释。
简单来说,实验超过了理论。
“还是积累太少……”他很无奈的摇摇头。
若是人类科技正常发展,湮灭物理方向的科技,也许一百年、两百年,甚至几百后才会有发现,到时候,就能够积累足够多的理论。
科技发展来说,一项新理论的出现,往往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才会转换为科学技术。
当有了足够多的理论积累,再去研发相关的技术就很顺畅了。
现在不同。
系统帮助引导了正确的方向,他们也一直走在正确方向上,有很多的实验发现就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就是研究速度快带来的问题。
王浩仔细思考了很久,还是决定认真做研究,补足理论方向的缺失,否则未来再继续探索就会找不到方向。
他找来相熟的几个人,说起了最新的实验研究。
每个人都感到很惊讶,“什么,在没有升阶的情况下,材料发生了变化?密度变高?韧性增强?”
“还有辐射?”
“听起来很可怕啊……”
“这里面应该涉及到了原子变化吧?”
保罗菲尔-琼斯迅速抓住了重点,“肯定会涉及到原子变化,否则密度不可能变高,即便是强压缩可能会对金属有效果,但融化后重新凝固,密度也会回归常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