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T/R模块搞定,又是锦鲤??
第一百零七章 T/R模块搞定,又是锦鲤?? (第1/2页)另一边,长安。
就在五月会因为大豆市场上的溃败而被迫收缩时,华夏方面,数字阵列雷达的研发工作,却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多个部门、数十家企业的共同努力之下,华夏第一台完全自产的扩散炉终于诞生。
经过测试,性能与国外同期型号相差无几、甚至要更胜一筹。
并且,西北机电所的单晶炉项目也取得重大突破,试制成功只会是时间问题。
也就是说,在半导体原材料方面,华夏再也不会受制于人,大规模生产T/R模块、大规模发展雷达技术的障碍,已经被扫除。
所有人都欢欣鼓舞,但陈念却愁眉苦脸。
原因只有一个:
这也太快了吧!
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你们就把前置问题全部解决了,那我怎么办?
我的源点还没攒够啊,数字阵列雷达的技术还没解析出来啊!
现在他手里攒的源点数还只有2.32个,距离解析目标,还差着1.68。
虽然靠时间熬,熬个两个月也能熬出来了,但研发比制造慢、让别人等自己,陈念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所以,在收到有关单晶炉的消息之后,他立刻加大了学习的强度,仅仅花费了短短两周的时间,就上完了本来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的半导体硅材料课程。
这强度把莫忠敏吓得够呛,他不止一次上课的时候停下来想要把陈念赶回去休息,生怕他猝死在教室里。
主要是陈念那两个黑眼圈太吓人了。
不过,陈念倒是没感觉自己有多累。
主要是,每学完一个新的知识点,系统上的源点数量就会跳动一下。
哪怕只是0.01的跳动,但却清清楚楚地展示着自己的进步。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让人上头了。
直到两周的时间过去,课程全部上完了,陈念才终于恢复了正常的作息。
而这时候,他的源点数量已经来到了3.6个。
只差最后的一点点,就可以完成数字阵列雷达技术的解锁。
而这时候,单晶炉也才刚刚造出来。
也就是说,陈念靠着自己不要命一样的刻苦,硬是重新把进度追了回来
虽然没有人知道他做了什么,但这种无可比拟的成就感,还是让他兴奋了好久。
有一个瞬间,他甚至觉得自己就像是超人一样。
不过剩下的0.4个源点去哪里搞,他还真没啥头绪。
二十二号项目已经很久没有新的源点产生了,原本每天差不多0.1个源点的收益也好久没有领到了
这种情况预示着,最初那一批最容易受裂变效应影响的技术已经全部衍生完毕。
而更大的突破,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短期内是不可能指望得上的。
一时间,陈念为难起来。
不行就继续磕材料学吧,硅材料基础学完了,可进阶版的类似于硅冶金啊、硅薄膜、硅质耐火材料等等细分的内容,其实都还是大有可学的。
反正技多不压身。
想到这里,陈念一下子又释然了。
上完最后一节课,他回到住处蒙上脑袋就睡。
这一觉睡得天昏地暗,爬起来看手机的时候,他本以为自己会错过很多电话和信息,但没想到,居然一个都没有
看来这年头,人类还没有进化到必须依靠电磁波活着。
陈念摇了摇头,尽量让自己清醒过来,随后便穿好衣服朝门外走去。
他本来只是想去吃个饭,但没想到,在食堂里,他遇到了一个好久没见到的“熟人”。
乔麦。
陈念隐约记得,上一次见到她好像还是在热等静压设备的问题解决之前,后来自己越来越忙,吃饭的时间越来越短,去图书馆的时间也越来越不固定,就再也没遇上过她了。
这时候再遇到,乔麦正和李想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不过看两人的举动,估计也是不熟
陈念走上前去坐下,乔麦一见到他,立刻满脸笑容地开口说道:
“好久不见了啊陈念,最近忙什么呢?”
“呃忙着学习。你呢,好久不见了,也忙?”
“算是吧,前几个月去实习调研了,没在学校。”
“哦,这样.调研啥?”
“国产热等静压机,也不算调研,就是有个机会能跟着看看学学。”
???
听到这话,陈念一脑门子的问号。
她居然还能参加热等静压机的调研?
看来学霸果然是学霸,不能用常人的思维来揣度.
陈念默默感慨了一下,便自顾自地吃自己的饭,倒是一旁的李想来了兴趣,顺着话题便问了下去:
“你们去学了点啥?”
“很多,最新的液压结构、一些精密机械设计、还有全空气轴承什么的,伱们不是这个专业的,很难给你解释啊。”
“不过反正很先进就对了-——这么看起来,我们跟国外的差距也不是那么大。”
乔麦满脸感慨,这越发激起了李想的好奇心。
“所以到底先进到什么程度,能说说看吗?”
“呃怎么跟你说呢,就比如空气轴承这块,我记得我们之前是完全没有能力制造高精度空气轴承的,主要是加工精度和材料强度都不过关,但是这次去的时候,最新信号的热等静压机已经开始在部分构件上使用空气轴承了,说明我们完成了这一部分的技术突破。”
“虽然相比起进口轴承来还不算好用,但起码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这东西如果继续优化发展下去,在很多领域都能有很大的作用。”
“最近咱们西北机电所不是在搞单晶炉嘛,单晶炉是用来造硅材料、造芯片的,等原材料造出来的时候,要进行刻蚀就得用到光刻机、刻蚀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