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怀仁心行仁事而出恶果
第八章:怀仁心行仁事而出恶果 (第2/2页)人都是会好奇的。
这是人活着的证明。
陈野合上眼眸,而后将目光投向了远处的长安城,他很想要知道,长安城中的这位王莽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他自然能够从刘秀的话中看到历史的真相,王莽的确是在暗中下令,让人杀了刘秀,而且是不惜代价的杀了刘秀。
可.为什么呢?
这是一个千古难题,没有人能够解答。
在原本的历史中,后世有许多谣传,比如王莽当了皇帝之后多次追杀刘秀、并且真的杀了两个名字叫做刘秀的人,但最后还是被名字叫做刘秀的人给推翻了。
但事实上,王莽真的会杀几个并不是汉室宗亲的刘秀么?
这是不可能的。
原因很简单,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王莽是穿越者。如果王莽真的是穿越者,他就算不知道刘秀真的是汉室宗亲,但就算是蠢笨如猪也能猜出来“刘秀”最大的概率是出身皇室吧?毕竟刘秀打着的旗号可是“兴复汉室”,还姓刘,朝着宗亲的方向去考虑才是最正确的。
如果说最开始的时候历史不是这样的,而是王莽杀了几个刘秀之后历史才变成这样的,那就更加可笑了。
在这个时代,汉室宗亲那么多,怎么可能轮得到一个不姓刘、不是汉室宗亲的“刘氏”替代汉室的那些宗亲成为皇帝?
金刀之盟是摆设?
第二,王莽不是穿越者。如果王莽不是穿越者,那么他就更加不可能去莫名其妙的杀死几个名字叫做“刘秀”的人了,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对于这些上位者来说,莫名其妙的杀几个人当然是小事情,但专门找一个叫做刘秀的可这劲儿的杀?
这样的概率有多小?
比第一种王莽是穿越者的概率还要小。
那么王莽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一点,陈野也同样好奇,而如今终于来到这个时空的他可以窥见一些王莽的踪迹。
他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当目光垂到王莽身上的时候,陈野万年不变的神色终于发生了一些奇怪的变化。
他抬起头,看着那波澜的时光长河,神色怪异。
好像
他明白发生了什么了。
王莽并不是穿越者,至少在有了陈氏的这个历史长河中,他并不是穿越者。
但他与穿越者却并没有什么两样了。
因为在命运与陈氏的交手中,长河激荡,些许后世长河中的东西映照在了一些地方之上。
大多数时候,这些东西被陈野以及命运随手给消灭掉了,但还有极其细微的一部分留了下来,这些东西残存在时空的某一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的消失。
还有少数中的一部分少数会残存下来。
这些残存下来的“浪花”其实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数量多了就会凝聚成一些“星光”,可以让人看到些许后世“灿烂”的星光。
当然,也不一定是后世。
也可能看到的是“当世”,甚至是“过去”。
陈野的神色更加古怪。
而此时,凡俗之中。
王莽回到了家中。
他已经成为了一人之下而万人之上的丞相,当今天子昏庸,整日在大殿之中饮酒做乐,皇后是他的姐姐,自然什么都听从他的话语。
如今的他铲除异己,在朝堂之上可以说是一言堂了。
他掌握了朝堂的权力。
紧接着,他拿球幼年时候曾经得到的一枚铜镜,而后呼了口气,看向铜镜中的画面。
这铜镜是他幼年时候得到的,可以说是改变他一生的东西。
拿到这东西的时候,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自己只能够使用这个东西三次。
第一次使用的时候,是年幼的时候。
那个时候他被家人唾弃,不受到父母的喜爱,因此他最大的愿望是知道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铜镜闪烁间,他看到了自己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后来更是建立起来了一个名为“新”的国度,真正的站在了凡俗的巅峰。
第二次,是他已经成为丞相时候的事情。
那个时候他掌控了权力,就想要多看看自己称帝之后会不会有什么敌人。
铜镜闪烁间,他看到了自己身后被一个名为“刘秀”的人给推翻取代了。
而那个时候他知道了,太子名为刘秀,可被贬谪为弘农王的刘秀怎么有希望能够推翻自己?
王莽舔了一下干涸的嘴角。
这一次,他想要看一看,自己为什么会被刘秀推翻。
可铜镜闪烁间,却并没有如他所愿的让他看到自己为何被推翻,反而是让他看到了更加遥远的以后。
这次的画面格外的清晰,甚至他有一种感觉,这应当是千年之后的天下。
他的目光不由得被其中的一切给吸引了,这便是真正的“夜不闭户”么?这才是真正的大同社会啊!
王莽的目光中带着坚定。
他决心自己一定要做这样一个帝王,而统治这样一个天下!
谁都无法阻止他!
桃花源中
陈野缓缓的抬起头,看向那空中好似是尘埃一样的地方,幽幽的叹了口气:“所以,你的目的是想让历史重新回归正轨?”
事实上,在看到王莽的那一瞬间,陈野就发现了这其中的不对。
就那么巧合,他们两个的交手激荡出的“浪花”没有被磨灭?就那么巧合,正好落在了幼年王莽的手中?就那么巧合,前两次是推动王莽完成历史任务,后面那一次让王莽看到“社会主义”?
天底下有可能有这么巧合的巧合么?
至少在陈野看来,这是几乎不可能的。
所有的巧合,都是“人为”故意的。
陈野的嘴角提着一抹微笑:“不过是再一次交手而已,我又有何惧呢?”
该惧怕的,是命运。
黄龙二十年,丞相王莽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改革。
这是一场不知该如何评价的改革,但在汉书中单独给王莽开了一个本纪的作者有一句评断,后世都觉着是对这一场改革的最精准评价。
“怀仁心行仁事而出恶果。”